本文介绍家用制冰机
的一些基本知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目前国内外家庭对家用制冰机的需求日益扩大。家用制冰机的特点是外形尺寸小,结构紧凑,制冰量和功耗相对较小,对成品冰的品质要求比较高。市场上销售的制冰机多采用浸水式制冰原理,将制冰柱浸入盛满水的储水盒中,启动后在制冰柱的外侧逐渐形成冰层,到达设定的时间后停机、脱冰,制出的成品冰即可使用。
结冰过程是复杂的相变过程,由于其几何条件、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复杂性,使其直接求解
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该类问题的主要特点是:控制方程是导热方程,区域内存在着一个随时间变化的两相界面,在该界面上放出或吸收热量,又称为“移动界面问题”或“斯蒂芬问题”。这类问题在
数学上是一个强非线性问题,解的叠加原理不能使用,只有很少的简单情况才能获得解析解,目前该
类问题多采用焓法进行数值求解,将分区求解的导热问题化为整个区域上的非线性导热问题处理,建立统一的方程,用有限差分或有限元方法直接离散焓场,利用数值方法求出焓分布,根据焓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求出温度场和两相界面,具有方程统一、处理简单、无需跟踪界面等特点。下面介绍一下制冰的两个模型
2 制冰模型
1 结冰过程
家用制冰机基本部件包括压缩机
、冷凝器
、毛细管、蒸发器
、分离器、旁通阀等,工作时,压缩
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风冷冷凝器冷却后变成液体,经毛细管节流膨胀后进入蒸发器(即制冰器),通过制冰器与储水箱中的水换热制冰;当达到程序设计的制冰时间后,电磁阀启动,压缩机排
气旁通至制冰器中进行脱冰处理,然后进入下一个制冰循环。制冷剂
液体进入制冰器的各制冰柱中,
在制冰柱浸入水中的部分(如图1所示),制冰柱与水直接接触,表面附近的水逐渐被强制冷却降温,直至降到水的凝固温度开始发生相变,液态的水冻结成冰,并且冰层的厚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
加,同时冰层开始过冷,当达到设定的结冰时间后开始进入脱冰程序。
图1 结冰过程示意图
2 数学物理模型
结冰过程中由于自然对流的存在,使各径向换热不会完全一样,又由于制冷剂流动的不均匀性使得制冰柱壁面的换热也不完全相同。为了简化分析,做出以下几点假设:
① 环境温度不变时,制冰柱表面温度恒定均匀,设为T,;结冰过程中储水箱内水温恒定均匀,设为 ;结冰表面的温度为Tm;水和冰的温度只在沿半径方向发生变化;
② 冻结过程中,固态冰和液态水之间存在一个相变分界区域,称为相变界面;相变界面把整个传热分析区划分为冻结区、非冻结区和相变区,如图2所示,相变界面随着冻结时间的推移而移动;相变界面的移动速度对温度的扩散不产生影响;
图2 相变过程分析图
③ 水和冰的密度、比热、导热系数等热物性参数取作定值。冻结区和非冻结区内的导热控制方程形式非常类似,可以根据焓法模型建立统一的方程:
图3 冰层厚度与制冰时间关系数值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环境温度和水温一定时,
冰层厚度随着制冰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且初始水温越低,达到相同冰厚所需的制冰时间越短。因此,在家用制冰机实际使用过程中,注入初始温度较低的水,可以较快获得成品冰,并且功耗相对也要少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