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层保护疾行
氟利昂出局未久,含氢氯氟烃再被替代。如果没有革新性技术出现,中国企业将面临一场痛苦不堪、没有尽头的淘汰战
中国的空调行业正面临一道至今未解的难题。
根据国务院最新公布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下称《条例》),6月1日起,中国将逐步削减并最终淘汰作为制冷剂、发泡剂、灭火剂等多种用途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其矛头指向,正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含氢氯氟烃(HCFC)。
三年前,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时代在中国宣告终场,含氢氯氟烃被视为比较先进的替代品。但《条例》的颁布,意味着含氢氯氟烃也很快要被宣告“死刑”。但令中国空调企业头疼的是,一个完美的制冷剂替代技术尚未出现。
实际上,受影响的不只是空调行业,也包括泡沫塑料等多个行业。中国保护臭氧层的“后氟利昂”之路,远远没有普遍想像中的那么容易。
终结氟利昂
用“保护伞”来形容臭氧层再合适不过。距离地球表面20公里至50公里的高空,包围着平均约3厘米的薄层,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确保地球上的生物免遭伤害。此外,臭氧层仿佛一个巨大的盖子,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
但臭氧层这个“保护伞”,却在上世纪出现了颓败的迹象。
1931年,美国杜邦公司合成出一种名为氟利昂的氯氟烃(CFC)类物质。这在上个世纪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人们不用再担心从超市买回来的鲜肉在短短几天内腐坏,夏天也可以继续留在舒适凉爽的房间里。此后数十年,氟利昂被广泛当做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等应用。
但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氟利昂的传奇走向终点。1974年,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弗兰克•罗兰和马里奥•莫利纳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指出氟利昂这类物质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两人也因此在21年后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82年,日本南极观测队发现南极上空臭氧层明显变薄,形成了所谓的“南极臭氧洞”。
这意味着臭氧层的保护作用日益式微,大量的短波紫外线可以伺机而入,破坏包括DNA在内的生物分子,增加人们罹患皮肤癌、白内障等多种疾病的几率。不仅如此,农作物面临减产,地球的温室效应也将因此而更加明显。
之后,国际上保护臭氧层的呼声更加高涨。198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奥地利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下称《维也纳公约》)。
两年后,《维也纳公约》部分成员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蒙特利尔破坏臭氧层物质管制议定书》(下称《蒙特利尔议定书》),五种氟利昂及三种作为灭火器原料的哈龙被列为严格管制的“黑名单”。签署条约的每个成员,也承诺冻结“上榜”物质的生产和消费,并依照时间表逐渐削减。
1990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二次缔约方会议在英国伦敦举行,其他一些氯氟烃和四氯化碳等物质也被纳入管制。
“臭氧层空洞很难恢复,现在如果不淘汰,用量会越来越大,淘汰越来越困难,代价也会越来越大。”长期参与中国保护臭氧层履约行动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副教授张剑波说。
中国履约之路
与国外相比,中国使用氟利昂的时间要晚得多。1988年,第一台国产分体壁挂机在华宝空调器厂诞生。当时,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十分稀罕的事物。
保护臭氧层的呼声依然被传递到中国。1989年,中国加入《维也纳公约》。1991年,中国再次宣布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并成立中国国家保护臭氧层领导小组。1992年8月10日,该修正案在中国正式生效。
“中国宣布加入的一个主要条件,就是要确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张剑波对本刊记者回忆说,“发达国家之前已经普遍用氟利昂做冰箱、空调,而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生产冰箱、空调,那时候臭氧层空洞已经形成。所以,发达国家需要拿出钱来帮助发展中国家,替代原有的技术。”
可是,要想替代成本低廉、利用率高的氟利昂谈何容易。伦敦修正案1992年在中国生效时,家用空调、冰箱等氟利昂“使用大户”尚未普及。1997年,中国的氟利昂等氯氟烃类物质生产达到了顶峰,全国的消耗臭氧层物质消费量约为7万吨,其中绝大部分由中国企业自己生产,足够运行数千万台空调。
1993年,国务院批准《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经过修订后,最终确定中国的淘汰时间表。按照这个时间表,截至2010年1月1日,中国将完全停止消耗臭氧层潜能值(ODP值)最高、对臭氧层破坏能力最大的氯氟烃和哈龙的生产和消费。而淘汰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制冷、泡沫塑料、日用化工、消防器材等行业大户。
为了显示大国形象,中国决定提前两年半完成淘汰任务。2007年7月1日,江苏省常熟三爱富氟化工有限公司的氯氟烃生产设备全部销毁。至此,中国全面停止氯氟烃和哈龙的生产。
|